已经好久没有去武汉,距离上一次去武汉相隔的数字,扳手指头数数,十个指头都不够用了,想想都觉得有些害怕,时间这么快了吗?
三个多小时的行程就能到达碳水宝藏城市武汉,花24小时体验,早酒免不了,小视频兴起的时代,武汉的早酒自带流量,拿手机随手拍拍吃早酒的人,流量就有了。
关于武汉吃早酒有两拨不同的意见,一拨人说武汉人从不吃早酒,也有一拨人说一碗热干面就可以搞半斤,反正不管如何,早酒在武汉肯定是存在的。
武汉地盘太大,过早吃早酒的地方不少,从我入往的江汉路步行街周边选一个吃早酒的去处,最好的去处是六渡桥远东巷,有人说这里才是武汉美食界的隐藏王者,小吃遍地。
步行来到六渡桥远东巷,穿过六渡桥远东巷向右拐到十字路口左拐是菜场,向右转有一排开了几十年的小吃,想吃到的武汉热门早点这里都有,其中就有老炎成牛肉米粉店。
在网上随手搜了一下老炎成牛肉米粉店,这家店是一个地道的武汉人所开,后来因为店名被别人注册了,改成了现在的“黄记·老炎成”,当年开店的老爷子已经不在,儿子接手这个店,味道仍在延续。
他家的店从早上六点开始就排队,店里人坐不下,巷子里都坐满了人,甚至备用的用餐室也坐满了人,马路牙子上也坐了一排人,一排红红绿绿的塑料凳子上摆上一碗热干面,来吃早点喝早酒的人坐上小板凳就可以吃起来。
从早上六点开始,这里就开始排队了。
收银在门口,一张小书桌就是收银台,据说早先年还只收现金,现在可以用手机支付,支付完毕后会发一张很有年代感的老式饭票,凭这个老式饭票再去排队等。
收银的姐姐说我们这个店开了几十年了,旁边吃牛肉粉的老夫妻应声说是的,这家店开了几十年,最好吃的是生滚牛肉粉。
在网上看到他们家还卖酒,很便宜,几块钱一杯的粮食酒,我不能喝酒,所以没有点。
收银台的一边是可以堂食的店面,另一侧的巷子里是摆了一个大的案板,上面摆上了用铁盘装的新鲜的牛肉、牛杂、牛肝等,每一个盘子上都放了冰矿泉水瓶来保证食材的新鲜。
另外有两个大锅,装着用正宗牛骨头熬出来的底汤。
一碗生滚牛肉粉17元,一碗牛筋20,堆的满满一碗,喝早酒的人选牛筋和牛骨的比较多。
生滚牛肉粉有宽粉和细粉的选择,老板说都是自家做的粉。
17元一碗的生滚牛肉粉,牛肉堆了不少,新鲜的生肉,经过腌制后用滚烫的水迅速烫熟,然后盖上米粉或面条,再配上佐料和汤就是他们家的镇店之作,每一口都是对新鲜食材的极致追求,老板还会问要不要加辣,需要加辣,再来两勺辣汤。
宽粉吃起来很柔滑但又没有完全失去韧性,有辣汤还有生烫的牛肉搭配刚柔并济。
20元的牛筋是隔壁桌的两个老头点的,他们还带了一瓶酒,一人点一份牛筋,坐在墙角处,两个老头默不作声,一口肉一口酒,吃吃喝喝,好不痛快!
湖北早酒的文化据传是从荆州而来,荆州三面围水,古时候临水而居的大多是渔民,日出出航撒网捕鱼,斗风击浪,难免受寒气湿痹,酒就是抵御风寒、舒筋活血的最佳良方。
过去吃早酒的基本都是干力气活的人,湖北监利的早酒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长江码头挑夫的生活,由于当时信息不发达,码头上的挑夫因不知道船什么时候到港,挑夫们就要早早来到码头等活,在船还没到时吃早餐喝早酒。
后逐渐演变成街头巷尾的慵懒习惯而发展至今,“大清早喝人参酒,啃牛膝盖配油条”,是荆州当地特有的市井生活写照。
去年我去了一趟浙江的湖州,那里也有吃早酒习惯,一碗红烧羊肉配一杯自酿酒,有意思的是吃早酒的地方看到的基本是中老年男人,没有年轻男性的身影,现在的早酒早已经不是当年力气工的独有,已经成为中老年男性的社交娱乐的场所了。(发现吃早茶或是吃早酒都是男性,他们怕是不干家务活的吧,海南的老爸茶也是清一色的男性悠哉悠哉喝茶聊天,几个老头在茶室里一坐就是一整天)
一直牛配资-一直牛配资官网-在线股票配资分红-炒股资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